“茶为国饮”。中国人种茶、制茶、饮茶、品茶的历史非常久远,品茶使用的器具非常繁多,泡饮有多种奇妙的技法,关于品茶的礼仪习俗更多。红茶有红茶的饮法,大红袍有大红袍的饮法。茶除供饮用之外,古人还常以茶换马,除丝绸之路以外,茶路也通东瀛达中亚乃至西欧。
但是虽然全球有数亿乃至几十亿饮茶的人,可知晓茶的深层次价值的人却为数不多,而系统了解茶文化的人就更少了,大多数人只会泛泛谈一些什么。其实,茶不仅是寻常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更是延续了深厚文化底蕴的精神符号。
但是要想比较系统地了解关于茶的知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是因为即使是在茶市空前兴盛、各种茶书竞相出版的当下,想要找到一本科普知识性与艺术欣赏性兼备的精品读物却着实不易。比如,很多人都听说过武夷山岩茶、红茶、大红袍的名称,却很不了解。好在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华茶史》一书,该书秉承了茶文化的精髓,填补了“茶人”心中的空白。
《中华茶史》一书在广涉经史百科的同时,着重阐述了近代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加大的对茶叶科技的研发力度而获知的信息。例如,茶叶鲜为人知的药用价值,如指明了茶多酚的作用:茶多酚,又名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占茶叶干重的15%~30%。茶多酚不仅是一种天然的无毒的抗氧化剂,而且是一种理想的天然药物,具有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性、抗菌、防治心血管病、抗病毒、延缓衰老、抗紫外线照射、防臭、抗龋护齿、抗肿瘤、抗辐射等作用。
这样能够达到雅俗共赏的经典之作源于何人之手?答曰:是一支卓尔不群的创作团队。众所周知,安徽是享有盛誉的茶乡,是数届“茶王”的诞生之地,举国畅饮的十大名茶中皖茶就有其四。有品质上乘之皖茶的地方,自然也就有无数致力于茶文化传播、揪心于茶产业兴衰的茶人。本书主编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常委、著名茶学专家夏涛教授就是其中一员。他不仅具有丰富的茶树培植、茶叶制作、品茶赴会的切身体验,而且主持过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此外,他又深谙茶史典故,更兼有文化人特有的情怀,故而才能酝酿出厚积薄发之佳作。此次《中华茶史》的编写便是他亲自联络邀请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家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多位理事、留日归国学者等国内外知名茶界同仁历时两年潜心创作的。
《中华茶史》一书有茶国一史的结构特征:以史为线,史论结合,融汇经济、宗教、科技、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学科,娓娓道出上下五千年绚丽多姿的中华茶史。全书从历朝历代直至今日茶叶生产科技、饮茶风俗、茶法沿革、茶事文学艺术、茶学教育、华茶对外贸易等社会生活诸方面,全景式地再现了茶产业经济的辉煌历程与茶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茶业的发展、茶与儒释道的渊源、茶的对外传播等方面的内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茶文化的曲线进展分别截取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精细描述,品鉴“诗、文、书、画”相间,图文并茂、意趣盎然。
《中华茶史》一书最鲜明的特色是简明权威的史料索引。作为面向大众的茶文化科普读物的同时,本书又系“茶文化系列教材”(共11册)之一,是我国茶艺和茶文化类新兴热门专业规范、系统教材的开山之作,本书必将为进一步向全社会推广、传播、普及茶文化知识产生深远影响。全书行文清晰严谨、引文真实流畅、立意独具匠心,读来您不禁要钦佩作者对在各个宏大历史场景中茶及其科技、经济、文化整体理解的精准和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别具一格的装帧设计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封面青蓝基色代指人们熟悉的盈绿茶色,镶配骑肩壁画插图见证了华夏民族古老茶话茶事,底衬卷云悠然若飘使人不觉联想起茶香怡情,映入眼帘启功体书名古朴清雅,创意十足,内文轻型纸印刷更称典籍雅韵。让人爱不释手还有那作者亲自拍摄或精选的70余幅图片,彰显出其国内第一部国茶茶史大学教材和茶业职业培训用书的独特气质。
万千茶事一书藏,不尽茶话谱新章。《中华茶史》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华茶史的大学教材,书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华茶史,对从先秦直至现代的各个时期的中华茶叶科技、茶叶经贸、茶文化和茶的传播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衷心企盼有缘的爱书人、爱茶人早日得揽此书,为自己和家人的茶叶情结留一份源于内心的感悟,希望能与天下茶人一道分享这香茗一杯所带来的无穷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