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喝茶大家都有不约而同的步骤,如烧水、备茶、置茶、冲水、浸泡、倒茶、分茶、奉茶,而且在做法与追求美好茶汤的心态是大约一致的,但是在某些环节上却有分歧,这些分歧大大影响了茶道的特质与泡茶者的风范。
首先是奉茶的方法。很多人端着奉茶盘将茶端到品茗者面前,然后将杯子端放在他前面,不管他有没有关注到你的奉茶,甚至还在与别人说话、还在看资料、还在玩手机,泡茶师依旧行礼,或说声请喝茶,这是对茶、对泡茶师的不尊重,连带茶道也无立足之地。我们主张将茶端到品茗者面前,行礼或说声请喝茶,然后由品茗者将杯子端下,并向泡茶师行礼致谢。在游走式的会场,聊天是常态,当客人已留意到有人前来奉茶,这时依旧请客人自行端杯;如果没关注到奉茶人员,泡茶师或特设的奉茶人员就在他视线内问他是否要喝杯茶,如果要就请他将茶端下。
第二道通常是将泡好的茶盛放在茶盅内,然后持盅将茶倒于先前奉出去的杯子内。奉茶时是先倒好茶,向品茗者行个礼或说声请喝茶,品茗者回礼后,奉茶的人就不必再行礼了。这时品茗者如果还没有注意到有人前来奉茶,奉茶者可以问一声:还要喝一杯茶吗?要,就帮他倒一杯。如果品茗者的杯子还剩有茶汤,也一样问他一声:还要喝一杯茶吗?他如果说要,等他喝了前一杯的茶汤,再为他倒一杯新茶。通常喝了三四道茶后应休息一下,或吃茶食、或品泉、或结束茶会,不要泡个不停。
茶会结束后,品茗者将杯子送回泡茶师的奉茶盘上,并行礼致谢。如果因场地的关系,品茗者不方便送回杯子,泡茶师可以前去收杯,这时品茗者将杯子放回泡茶师的奉茶盘上并致谢。若喝过的杯子就留在原位而离席,意味着泡茶师要逐个收拾杯子,说是茶道、茶人风范,有点南辕北辙。
喝茶之前就将一盘盘吃的东西与茶具并列陈现,品茗者坐下来就可以开始吃东西,泡茶师或茶道艺术家一面创作茶汤作品,品茗者一面吃着东西,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期待茶道艺术的呈现?如果将享用茶食当作品茗后的空白之美来应用,品完二道、三道茶汤之后,每人一份精致的茶食,茶食没有再一层的包装,直接就可以欣赏到它的美样与滋味,享用完毕,利用盛装茶食的怀纸擦拭嘴巴、手指,折起来自行带走。这就成了品茗过程的一道,接下来继续泡下一道茶。
品赏泡茶用水也应该纳入茶道艺术的过程之中。水在茶汤作品的呈现上占极重要的地位,它已是茶汤品质与内涵的一部分,我们称这一道泡茶过程为品泉。喝了数道茶汤之后,这时来一杯白水,正可让茶味与味蕾再次不一样的重逢,我们会惊叹这杯水的甘美。再说,这时的身体也需要补充一点水分。
茶被泡开后的叶底是我们泡茶、喝茶人最想观赏的“茶”,是茶继茶青、茶干、茶汤后的第四个生命周期,泡茶师或茶道艺术家会用白瓷盘盛放一些叶底让我们欣赏与感念,喝茶人很知道茶的一点一滴的。
泡茶喝茶加进去这几项,茶道或茶道艺术的呈现才显得完整,泡茶喝茶的人、泡茶师、茶道艺术家都有了应有的形象与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