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明末清初时时局动乱不安,桐木关是外地人入闽的咽喉要冲。一个采茶的季节,一支北方军队路过庙湾时驻扎在茶厂,睡在茶青上,待军队开拔后,茶青已经变红,茶农心急如焚,把茶叶揉搓后,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柴块烘干,烘干的茶叶呈乌黑油润状,并带有一股松脂香味,因当地人一直习惯于饮用绿茶,不愿饮用这另类茶,因此烘好的茶便挑到距庙湾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贱卖。没想到第二年便有人给2—3倍的价钱订购该茶,并预付银两,之后红茶便越做越兴旺。
又传:1662年的英国皇宫,一场规模盛大的婚礼正在举行。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将要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在婚礼的宴会上,宾客们惊奇地得知,凯瑟琳频频举起的高脚杯中并不是葡萄酒,而是一种从未听说过的,来自于东方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一种健康而神秘的饮料,叫“红茶”。因这,凯瑟琳多了一个“红茶皇后”的美称。
近来市面上流行着一种红茶的极品,如果你喜欢喝茶如果没有接触过、品饮过这种茶,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你就OUT了。
这是一种什么茶呢?它有那么多神秘吗?关于它的真真假假,众说纷纭,简直一种“雾里看花”的景象。
带着种种疑问和期冀,我们踏上了问茶桐木关的旅程。亲身体验、感知这神奇的红茶鼻祖——“正山小种”和当代名茶传奇——“金骏眉”。
正山小种红茶、金骏眉的发源地在武夷山星村镇桐木村,属全发酵类红茶。因产于“世界自然遗产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星村乡桐木关一带,也称“桐木关小种”或“星村小种”。正山小种之“正山”是正确正宗之意,即真正的高山茶区所产,指的是以桐木关为核心方圆50平方公里,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相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品质相同、独具桂圆汤味的统称“正山小种”,与“外山”相对而言;“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
桐木村是一个行政村,共有12个自然村。我们在朋友的引领下先前往麻粟,麻粟是比较偏僻的一个自然村,海拔在1500米以上,道路非常的难走,从去桐木关的道路到麻粟的村路有16公里的山石路。虽然朋友驾驶的越野车,但是石头碰蹭车底盘的声音不绝于耳,让人心疼。
前往麻粟的山路曲折盘旋、坑坑洼洼,除了路有人为的痕迹,其余入眼皆是大自然的景象,崇山峻岭、山岚雾罩,林立的古木、笔直的修竹、丛生的花草、潺潺的流水一路伴着鸟鸣随我们前行。进入麻粟,就是一个世外桃源的景象,大山凹中的房屋、迈着八字步的土鸡、跑前跑后的黄狗、村前村后的茶园、怡然自乐的村民,构成一幅茶村图画。
在张富生老人家的屋前屋后的竹林旁边有成片的茶园,这些茶树当地村民称为野茶;有很多的茶树上面长满了青苔,当地村民称为“老枞”;这些茶树是当地的菜茶,没有名姓,一位茶人给取了一个官名——“奇种”。随行的朋友给我们在茶园里讲述了金骏眉、银骏眉、铜骏眉(小赤甘和大赤甘)、正山种的制作工艺。
落座在群山环抱的没有院墙山村小院,张富生老人用山泉水泡了正山小种、老枞红茶、紫红袍,汤色透亮金黄、入口柔滑甘甜,香气沁人心肺,非常地惬意,顿觉一种神仙的感觉。我这一次真正领略到了“枞味”,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青苔味”,一种似酸非酸口中带鲜的感觉。
大家在一起品茶、识茶、辨茶、聊茶,交流着正山、外山红茶的区别、烟小种的特色;交流着金骏眉的来历;探讨着红茶的发展。
这几年,金骏眉比较流行,今年的鲜叶也要700元一斤左右。像这样的高端茶一般都是定向销售的,或者外地的客商预定,因为其昂贵所以茶农害怕压在自己手里。这个季节真正的金骏眉是很难喝的到。关于金骏眉的来历,众所流传的是江元勋和梁骏德的传说,但是从朴实的村民口中得知,金骏眉的来历与北京的“佚仕茶人”是密不可分的。
“佚仕茶人”专门写了“骏眉令”,还有“枞叟”、“遁侯”等给茶农们,指导桐木的茶农做茶、卖茶,深受当地茶农的爱戴,实实在在的为桐木的红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孟江先生对红茶情有独钟,还特意将麻粟村原来废弃的茶叶研究站的房屋买来,重新装修作为自己每年接待朋友、拜会茶农、延伸红茶、拓展茶文化的场所。我想也是先生借宿大自然的场所吧。
从麻粟出来,又拐弯去了桐木村,在桐木村餐厅吃了当地的农家烧菜。饭饱而归,游历不走回头路,我们绕道百年老枞发源地——武夷山浆溪吴三地,远观而没有亵玩矣。车子在山间、茶园奔驰赶往武夷山市是,我们又完成了一次问茶的“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