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的一次媒体试驾会上我喝到了一小杯上等的杭州狮峰山龙井茶。先不谈价值几何,就品茶大师先从感触热水温度,待水温合适洗杯、闻香、泡茶、品茶这一道道功夫茶很讲究的程序,我从见到茶叶开包到喝上这口茶足足等了十多分钟。其间品茶大师不仅介绍了狮峰山茶的历史,当地的气候和风土人情,说到制茶人刚刚过世以后就再也喝不到经老人之手制出的茶叶之时曾几度哽咽,当我端起茶杯时顿然觉得我一个不懂茶文化的人根本就担待不起。
其实在品茶之前,台下一千人等还跟着另一位瑜伽大师做了20分钟的瑜伽,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做。诸如此类的经历用两只手再加两只脚也数不过来,譬如跟《文化中国》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老师学在竹简上写毛笔字;向藏区一当地领导学藏民礼仪;跟着香水老师手把手制作符合自己性情的香水;甚至去过波尔多不下五、六个酒庄观看红酒的制作过程并且跟庄主们学习如何品酒。这些是我还能记起来的,剩下的一时忘在脑后。原因不是时间太久,而是它们跟我所从事的工作毫无直接关联,不会再拿出来用,也就记不得了。我可能思维有些狭隘,那些事情明明都是在参加试驾会或品牌活动被厂商硬拉去做的,我觉得事不关己但人家却认为此乃汽车文化的延伸,让你从另一个角度和层面加深对这台车的认识和理解。
汽车是活在社会中的一个产物,它必然会掺杂一些文化的元素,但我认为文化只是用于辅助宣传,并不适合拿来大肆宣扬,这其中就属英国车厂的举动出奇一致。它们不仅把英国国旗披在车身上,扛在车顶上,每年还花费大笔银两宣传英国文化。如果是我买一台英国车我是不是还要去学一点英国历史和英格力士?最好开车时候还得穿西服戴高帽,车门里若能再塞把雨伞就更完美了,要不然别人聊起我的车时我却对英国完全不知该多尴尬?买美国车的我建议您请个长假去66号公路走一走,万一运气不佳签证被拒顺着109国道往西也是个解决办法,省得身边好友谈起自由精神您浑然不知。买了法国车的您倒不用飞去卢浮宫,抽空去位于昌平小汤山的中国航空博物馆里爬上战斗机好好看看驾驶舱长什么模样即可。
我买的是一台汽车,没买英国文化,没买66号公路,更没当飞机买,我只需要厂商告诉我你的车内饰用了什么材料,动力性能如何,质量是不是过关,能不能满足我的各式需求,你跟我扯别的我只能认为你的车子摆不上台面,需要靠一些别的东西来帮助自己提升价值。
我认为文化元素只是用于辅助宣传于汽车的方法,但并不适合拿来大肆宣扬
当然这是我一家之言,保不齐目标消费群中有一些在英国留过学或是曾在美国自驾甚至从事飞机驾驶职业的人,你跟他们提那些文化和背后的故事必然会引起他们心中一些共鸣,但就算你不说,人家丰富的阅历也会很快找出共同点,明白这台车的设计思路和本身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你越苦口婆心,人越觉得你好为人师,有可能适得其反。
汽车它已不单单是一台干巴巴的机械,人们需要将一些情感注入其中,让它不是富有人情就是带有一些象征意义。你看德国车说自己简洁之美就引述德国特有的包豪斯设计风格;瑞典车说自己环保、实用干脆拿宜家的家具来举例;运动品牌的车厂赞助体育比赛;豪华品牌冠名演出场馆,这些宣传手段看似老套,但由于这些文化的元素与车本身并没有太强的关联性,厂方也不敢生拉硬拽。不过分追求其中的内在关联才会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这样长期以往,虽投入的费用肯定比做一次落地宣传高出不少,也不会出现立竿见影的功效,却给了消费者一个很大的空间和时间去慢慢了解和吸收车子和它们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就算其中有不敢苟同者,关起耳朵只看车就好,也没有那么多杂音会给他们拖下水。
习惯需要培养,岂是一朝一夕地突击就能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