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井茶地缘经济的形成
我市龙井茶地缘经济的形成得益于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条例的实施。浙江的龙井茶素怀“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乃是中国茶叶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国际上久负盛名,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深邃潜力。根据2001年《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管理办法》(试行),龙井茶原产地域三个产区之一的越卅I产区范围包括现绍兴市绍兴、诸暨、嵊州、新昌所辖县(市、区)行政区域以及上虞、东阳、磐安、天台等县(市)的部分乡镇区域内。台州市被唯一划入“原产地域”的天台县部分乡镇是与主产“大佛龙井”的“中国名茶之乡”新昌县毗邻,素有地缘关系的白鹤、三州、平桥、街头、雷峰、南屏、坦头等7个乡镇,当时茶园种植面积达17000多亩。为此,天台县十分珍惜这份姗姗来迟而含金量极高的茶叶无形资产,专门成立了龙井茶管理委员会并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设立办公室,管委会全面负责实施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工作。
2001年以来,该县依托和发挥其地缘优势,着力打造龙井茶经济,并初见成效。
首先,做好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的宣传工作。
其次是加大龙井茶栽培、加工技术的培训力度。该县茶农生产龙井有一定的基础,以“划入”为契机,根据《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管理办法》及相应技术资料为蓝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能者为师、互教互学和名优(龙井)茶炒制比赛等办法,全面培训并规范龙井茶生产技术,五年来共培训茶农20000余人次,名茶(龙井茶)炒制比赛3次,广大茶农心领神会,素质有了新的提高,有的还在全省龙井茶炒制比赛中获了奖。
第三,以龙井茶国家标准为依据,制定实施了《天台山龙井茶地方标准》。将“标准”纳入生产全过程,逐步使区域内的龙井茶生产规范化、规格化和规模化。
第四,在环新昌县的重点龙井茶产区白鹤镇万年山、雷峰乡和三州乡创建了三个产地茶叶市场,使之与新昌浙东名茶市场等形成网络,茶畅其流。如三州茶市,尤其每逢4月中旬每天下午的茶叶交易时节,来自新昌等地的茶贩蜂拥而至,茶叶交易热闹非凡,126个摊位招揽了1500左右人潮,日交易茶叶2000公斤以上,交易额60万元左右,使茶农手中的茶叶在第一时间便转换成货币。同时,天台龙井茶园地理纬度上处最南边,一般春茶上市较其他龙井茶区早,独有早市高价优势,如遇上“倒春寒”年景,这一优势更为明显。
第五,加快适制龙井茶的茶树无性系良种推广步伐。全省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为主要内容的茶园优化改造与实旌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在天台不谋而合,相得益彰,五年来共推广种植了乌牛早、龙井长叶为主的无性系良种茶园10000余亩,为该县龙井茶生产的持续稳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我市龙井茶地缘经济开始显现出强劲活力。
二、龙井茶地缘经济的启示
天台县部分乡镇茶园被划入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区并加以实施以来,该县茶叶经济发展超常提速。
2004年实现茶叶总产值7000万元,其中龙井茶产值4200多万元,占总产值的60%以上,茶叶总产值比2001年增长了1.6倍多,其中龙井茶产值则增长近3倍。
启示之一:保护(创造)茶叶驰名品牌至关重要。
天台自唐宋开始就以生产“佛天雨露,帝苑仙浆”的“天台山云雾茶”而成为茶叶知名产区,祖先遗予的“天台山云雾茶”品牌可谓掷地有声,但同“龙井茶”这一茶业驰名品牌相比仍稍有逊色。长期以来,该县在打造“天台山云雾茶”品牌,发展茶叶经济上下功夫,但未遂愿,收效不明显。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品牌消费呈上升趋势的市场背景下,驰名品牌引领生产、消费的魅力进发,是无法比拟、也是无可替代的。近几年来,天台县在大力发展“天台山云雾茶”的同时,适时把握住划入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区的机遇,着力打造龙井茶地缘经济,双管齐下,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且带动了整个山区经济及和谐乡村的发展,足以证明驰名品牌所起的“杠杆”作用。同时,循着时空隧道,龙井茶从最初杭州老龙井寺,后渐扩展至杭州西湖龙井地域,最终在美丽的钱塘江流域和具有茶乡古风的绍兴地域繁衍发展,而今成为西湖产区、钱塘产区和越州产区的三大产区,产业蒸蒸日上,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启示之二:驰名品牌的保护工作要与时俱进。任何品牌的产生,都是同当时的历史条件分不开的,一般而言,其历史文化底蕴愈浓厚,则距当今愈久远。随着时代的前进,特别是面临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融入国际市场的新形势,如何充分发挥驰名品牌的作用,有效应对严峻挑战,实现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需要深思熟虑并作出答案的。作为产茶大省,我省审时度势,时不待我,申报实施的